催眠的科学理论

“任何令人满意的催眠理论,也应当是一个对心理学有着广泛影响的理论” (Hilgard, 1991)

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提出了催眠及其现象的解释机制。这个页面将向大家介绍有关催眠的关键理论(历史上曾有过的和目前流行的)。为了理解最近的催眠模型,有必要了解一些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在心理学中,目前大多数关于大脑如何工作的模型(即“执行功能 executive function”)都使用了执行控制系统(executive control system)的概念(Norman & Shallice, 1980, 1986)。

20世纪关于催眠的一个关键争论是“状态”(state)和“非状态”(non-state)理论,下图阐述了两种理论的特点,最近,人们试图综合这两种观点。

对于催眠理论的发展请参看下表:

理论

作者

描述

类型

1950

角色理论

Role theory

萨宾(Sarbin)

非状态论

1974

新解离理论

Neo-dissociation theory

希尔加德

(Hilgard)

催眠现象产生于高阶控制系统的解离

状态论,

解离

1985

预期响应理论

Response expectancy theory

基尔希 & 林恩(Kirsch & Lynn)

[*1985年提出,并于1991,1994进一步阐述]

社会学习理论的延伸。参与者如何期待建议改变他们的主观体验,从而导致体验的改变,并产生不自觉、自动的反应

非状态论

1986

社会认知理论

Socio-cognitive theory

斯潘诺斯

(Spanos)

非状态论

1994

解离的控制理论

Dissociated control theory

伍迪 & 鲍尔斯(Woody & Bowers)

启动行动的控制系统与启动行动的组件之间的解离

解离

1998

综合的解离理论

Integrated dissociative theory

伍迪 & 萨德勒(Woody & Sadler)

解离控制理论与解离经验之间的综合

解离

1999,

2000

综合的认知理论

Integrative cognitive theory

布朗(Brown)

奥克利

(Oakley)

综合的

2007

冷控制理论

Cold control theory

迪纳斯

(Dienes),

佩尔纳

(Perner)

认为“处于一个状态”和“意识到自己处于那种状态”是有区别的

认知


状态理论

Hilgard’s Neodissociation Theory 希尔加德的新解离理论 (Hilgard, 1979, 1986)

希尔加德的新解离理论是一个经典的催眠“状态论”理论。它提出催眠现象源于高阶控制系统内部的解离。认为催眠引导将执行控制系统(ECS, executive control system)的功能分成不同的流向(streams),部分ECS功能正常,但由于“遗忘障碍”(amnesia barrier)的存在,使得这部分ECS功能无法在意识中得到表达。催眠建议作用在解离的那部分ECS,受试可察觉到建议的结果,但无法察觉到建议执行的过程。

催眠师给出的有效建议使受试失去很多正常的控制,也就是说,催眠师影响的可能是执行功能本身,也可能改变着基础(substructures)的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arrangement)。于是,在催眠情境下就会发生:运动控制改变,知觉和记忆扭曲,幻觉被视为外部现实。(Hilgard, 1991

希尔加德的理论灵感来自于他在实验中所发现的“隐蔽观察者”(Hidden observer)现象,即经历催眠性疼痛缓解的受试,通过鼓励他大脑的“隐蔽部分”(Hidden part),可以获得“真实”疼痛体验的报告。“隐蔽观察者”的观点表明了在催眠状态下存在意识和无意识执行系统,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观点(比如:Heap et al, 2004; Kirsch & Lynn, 1998)。

Hilgard's Neodissociation Theory of Hypnosis

图:希尔加德的新解离理论示意图

上图来自于Hilgard, 1973,展示了希尔加德的认知控制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of cognitive control)。 Woody & Sadler (2008) 注意到希尔加德的“遗忘障碍”(amnesia barrier)和“隐蔽观察者”(hidden observer)与认知或生生理-心理模型并不相符。

Gruzelier’s Neurophysiological Theory 格鲁泽利尔的神经生理学理论 (Crawford & Gruzelier, 1992; Gruzelier, 1998)

神经生理学理论提出:相较于低催眠易感性受试,高催眠易感性受试有更好的执行功能,因此他们有多种方式来调配注意力(deploy attention in different ways)。Gruzelier (1998) 提出一个以大脑功能改变为特征的催眠模型。催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的大脑活动模式。格鲁泽利尔的神经心理学理论强调,催眠下注意力控制系统运作方式的改变使受试更易受暗示。

催眠引导第一阶段,受试密切注意催眠师的话:左侧额叶边缘系间(fronto-limbic)区域活动增加。第二阶段,受试“放开”注意力控制,将这控制交给催眠师:左侧额叶活动减少。第三阶段,当受试进行被动想象时,右侧颞后系统(temporo-posterior)的活动增加。通过在催眠引导过程中耗尽受试的额叶能力,高催眠易感性受试在催眠状态中呈现出额叶受损。(Dienes & Perner, 2007

格鲁泽利尔的模型受到了行为和神经心理学的证据支持,然而,对这个模型至关重要的大量证据的解释受到了社会认知理论家的质疑(比如: Wagstaff, 2004)。但至关重要的是,预测高催眠易感性受试增强的执行功能,是可验证的。

Dissociated-Experience Theory解离的体验理论

解离的体验理论认为,高催眠易感性受试自愿地执行催眠响应,但这种努力没有得到正确的监测,并与意识察觉(conscious awareness)发生了分离。


Non-state theories 非状态理论

状态论认为,受试得到催眠建议时,“压抑”(repression)或“解离”(dissociation)等过程就开始运作。而非状态论则将受试视为积极的“实施者”(doers),并认为建议的效果是执行出来的,而非等待出来的(Spanos et al, 1980),社会认知理论(socio-cognitive theories)是非状态论。

催眠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在催眠状态下,毫不费力的体验来自于参与者的内心期待,这种期待倾向于认为催眠建议的执行不需要积极的计划与努力(即:毫不费力的体验源于归因错误)。意愿的归因依赖于当前执行的响应集(response-set)类型,如果当前是催眠响应集,那么意愿归因于外部。简单地说,当人们期望事情毫不费力,并决定(或多或少有意识地)响应建议时,催眠中的毫不费力体验就会出现。

在考虑非状态论时需要注意,他们并不暗示参与者在假装或没有真正经历催眠。虽然非状态理论在解释时会使用“角色扮演”或“自我展示”等术语,但他们仍然完全相信被催眠的参与者有不寻常的经历。

Spanos’ Socio-Cognitive Theory 斯潘诺斯的社会-认知理论

也被称为“认知-行为观点”(cognitive-behavioral perspective)[Spanos & Chaves, 1989]和“社会-心理解释”(social-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Spanos, 1986]。斯潘诺斯认为态度、信念、想象、归因和期待都参与催眠现象的塑造。

“斯潘诺斯(1991)采用策略角色扮演(strategic role enactment)的概念来解释个体如何将想象、想法和感觉转化为经验和行为,这些经验和行为与个体的观点(关于一个良好的催眠受试应该如何响应催眠情境和特定建议)是一致的,因此,受试如何解释催眠角色是催眠响应的关键决定因素。”

他提出非催眠行为的正常社会心理过程(normal social-psychological processes)可以用来解释催眠行为。

“高催眠易感性受试对失忆、镇痛等建议的响应往往不像它们看起来那般,而且……这种响应实际上反映了平常的社会认知过程,比如:依从性导致的报告偏差(reporting biases)、注意力焦点的改变、经验的归因错误,而并不是像分离这样的特殊过程”(Spanos & Coe, 1992)。

Kirsch’s Response Expectancy Theory (Kirsch, 1985) 基尔希的预期响应理论

根据预期响应理论(Kirsch, 1985):

“期待可以直接改变我们内在状态的主观体验。此外,当我们期待一个特定结果时,我们有时会无意识地做出一些行为以产生那个结果Kirsch, 1985, 1997, Kirsch & Lynn, 1999。例如:当人们服用假冒的认知增强药物R273时,他们倾向于期待它能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因此,他们更努力地监视,但错误地将他们的改善归因于R273Clifasefi et al, 2007 [Michael, Garry, & Kirsch, 2012]。

Kirsch and Lynn (1997) 提出,处于催眠状态下的受试普遍有一种响应预期(一种信念),即他们会遵循催眠师的暗示,并会体验到自发的行为。其结果是,这些受试将这些自发的催眠响应归于外部原因(比如:催眠师)。根据这个理论,催眠响应与自愿响应的机制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这些行为在体验上的差异。

Sarbin’s Role Theory 萨宾的角色理论(Sarbin, 1950; Sarbin, 1954; Sarbin & Coe, 1973; Coe & Sarbin, 1992)

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理论框架。


Integrative / middle-way / neither-one-nor-the-other theories 综合/中庸/非此即彼的理论

Cold control theory 冷控制理论(Dienes & Perner, 2007

催眠的冷控制理论基于罗森塔尔(Rosenthal)的高阶思想(HOT, High Order Thought)来考虑控制与意识之间的差异(Control and Awareness)。根据罗森塔尔的观点,我们之所以能意识到心灵状态(mental states)是源于对这些心灵状态的思考(Thoughts)。思考自己“正处于某个心灵状态中”,这种思考是二阶思想(SOT, Second Order Thought),因为它是关于一种心灵状态的心灵状态(比如:“我看到的那只猫是黑色的”)。三阶思想(TOT, Third Order Thought)则是对二阶思想的察觉(比如:“我知道我看到的那只猫是黑色的”)。催眠的冷控制理论认为,对催眠建议的成功响应可以通过(执行所需行为或认知活动)的意图的形成来实现,而无需形成对这些意图的高阶思想(即经常伴随行为发生而出现的反思)。

关于冷控制理论(cold control theory)的更多介绍,可以参考Zoltan Dienes的部分说明(下载)。

Brown & Oakley’s Integrative Cognitive Theory 布朗和奥克利综合的认知理论(Brown & Oakley, 2004; Brown, 1999; Oakley, 1999

Brown & Oakley (2004)强调感知和意识的本质,将解离的控制理论(Dissociated control theory, Woody & Bowers, 1994)和响应集理论(response set theory)结合起来。他们包括了解离的控制理论概念(认为响应可能实现于对高阶注意力的抑制),也包括响应集理论(被建议的自发行为/活动是源于对行为原因的归因)。

Brown & Oakley Integrative Cognitive Model


Dissociated Control Theory (DCT) 解离的控制理论(DCT)(Bowers, 1992; Woody & Bowers, 1994

解离的控制理论(DCT)采用诺曼和沙利斯的执行控制(Norman and Shallice model of executive control )模型来解释催眠响应,它最初版本关注的是执行控制与低阶子控制系统之间的功能解离,直至1994年, Woody & Bowers (1994)将这个理论与Norman & Shallice的模型结合起来。DCT模型提出,当高催眠易感性个体被催眠时,注意监察系统(SAS, Supervisory attentional system)在功能上与竞争控制系统(CS, Contention scheduling system)分离了,即这两个层次停止了之前有效的协同工作。高催眠易感性个体被催眠时,部分高阶控制系统(SAS)遭遇了禁用,使得个体更依赖于基于低阶竞争控制系统(CS)的自动过程。来自催眠师的情境线索和建议直接影响着竞争控制系统(CS)和被催眠者的体验。

已有多项研究展开对DCT假设的检验,可参考Jamieson & Woody (2007)综述。一项研究使用了难度较大的Stroop任务(难度较大,因此需要较高的SAS投入),并发现高催眠易感性受试比低催眠易感性受试出现了更多错误(DCT预测的结果)。然而,其他一些研究发现了催眠状态下注意力控制加强的证据(与DCT预测相反)。Jamieson & Woody (2007)的结论是:目前的数据并不支持催眠期间大脑额叶功能(frontal functioning)简单整体关闭。

下图源自于Woody & Sadler (2008),提出的是解离理论的综合模型,这个模型中:

  • 解离的体验理论(theory of dissociated experience)包括路径c的弱化,路径e的可能弱化;
  • 解离的控制理论(theory of dissociated control)包括路径b的弱化,路径a的可能弱化;
  • 二阶解离的控制理论(theory of second-order dissociated control)包括路径d的弱化。

对于详细的解释可查看Woody & Sadler (2008)

Dissociated Control Theory of Hypnosis


Kihlstrom’s Third Way 凯尔斯壮的第三条路(Kihlstrom, 2008

很显然,我们应该放弃非此即彼的立场,采用一种新的融合对立面的立场。催眠研究中的这种‘第三种立场’可将催眠同时理解为即是一种(有时)深远的认知变化状态,涉及认知和意识的基本机制,也是一种社会互动,催眠师和催眠受试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因为某个特定目的而聚集”(Kihlstrom, 2008

 

Home
About & contact
News

Language
English
Francais
Information
What is hypnosis?
Definitions of hypnosis
Types of suggestion
FAQ
Scientific theories of hypnosis
History of hypnosis
Animal hypnosis
Key people in hypnosis
Demand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Neuroscience
Modification of suggestibility
Attention and hypnosis
Pain research
Hypnosis as a research tool
Genes and hypnotizability
Hypnotherapy
What is hypnotherapy?
Is it effective?
Finding a therapist
Depressi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in
PTSD
Smoking
Surgery
Weight loss
Resources
Hypnosis research papers
Suggestibility scales
Scripts
Videos
Forum
Organisations
Journals
Book reviews

© 2007-2019 Dr Matthew Whal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