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催眠?催眠易感性的测量

  • 备注1:测量个体对催眠建议的响应度分别有三个词:敏感性(susceptibility)、易感性(hypnotizability)、建议性(suggestibility),这三个词的出现与使用仅源于不同研究学者的喜好与习惯,并无太大差异。
  • 备注2:将原文中的suggestion翻译为建议,可替换为“暗示”

20世纪催眠研究的关键发展之一是催眠敏感性量表(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s)的开发,用于可靠地测试和评估个体对暗示的敏感性。量表的出现,可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催眠,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量表可更好地帮助来访者。经量表测试,个体的催眠敏感性通常显示为“高”、“中”、“低”。统计数据上,大约80%的人为中度敏感者,高度和低度敏感者均约10%。

如何使用催眠敏感性量表?

催眠敏感性量表(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s)通常以快速讨论开始,减轻参与者可能有的害怕或误解;然后进行催眠引导,鼓励参与者进入催眠状态。量表包括一系列测试建议,参与者可能通过或不通过。测试建议分为两类:运动类和认知类,要么产生或抑制。对量表若希望详细了解请阅读催眠敏感度量表(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s)页面。

暗示/建议

敏感性量表通常包含多种测试建议,参与者可能通过或不通过。建议的设计是为了测试一系列催眠反应。测试建议可能是运动类或认知类,也可以是正向或负向。一个正向的运动类建议试图产生一个运动反应,比如“你的手臂将自动浮起”;一个负向的运动类建议旨在抑制某个自主运动,比如“你无法睁开你的眼睛”(眼睑僵硬)。认知建议旨在产生或抑制知觉或感觉。一个正向认知建议的例子是出现某人最好朋友的幻觉;负向认知建议包括参与者听不见(催眠性耳聋)。


非自愿的反应至关重要

“经典建议效应”((Weitzenhoffer, 1980) )认为:对建议的体验应该是自发的。也就是说,从感觉上讲,被建议的行为似乎是自己发生的。假设某项测试建议为“你的手臂变得越来越轻,开始上浮到空中”。如果你感觉你的手臂,独立于你的主观意愿,在动,在抬起,那么就视你通过了这项测试。

易感性量表实际上衡量什么?想象力 vs. 催眠建议度

易感性量表实际上衡量什么,在这个问题上,目前有争论。 Kirsch & Braffman (2001) 认为传统量表(哈佛量表、斯坦福量表)测试参与者在催眠状态下对建议的响应。然而,这种测试忽视了一个事实,那便是即使没有催眠引导(也称为“催眠诱导”)过程,人们也对建议产生响应。Kirsch建议,将没有催眠发生时,对建议的响应称为“想象建议性”(imaginative suggestibility,释义:对建议发生响应是由于人的想象能力);有催眠发生时(存在催眠引导过程),对建议的响应称为“催眠建议性”(hypnotic suggestibility,释义:对建议发生响应是由于人处于催眠状态下),二者之间的差异称为“催眠易感性”(hypnotizability)。逻辑上讲,这种区分很有道理,而且有人注意到这种区分允许“负向建议性”(negative hypnotizability,释义:进入催眠状态后,对建议的响应反而变少)的存在。当前,“想象建议性”与“催眠建议性”的区分在研究领域并没有被广泛接受(参见文献Barnier & Nash, 2008])。

催眠敏感性的性质

一般认为,催眠敏感性是一种不随时间改变、保持稳定的特质。“测试-再测试”试验分别在10年期(Hilgard, 1965)和25年期(Piccione et al, 1989)观察到了高可靠性。一项评估同卵双胞胎与异卵双胞胎的催眠敏感性研究发现,对于同卵双胞胎其相关系数为0.52-0.63,而异卵双胞胎相关系数仅为0.08-0.18,这表明催眠敏感性存在遗传因素(Morgan, 1973)。一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基因COMT的两种亚型的存在或缺失可以预测催眠敏感性,目前结果仅适用于男性,还有必要复制实验(Lichetenberg et al, 2000)。另一个初步研究报道,高度催眠下,脑胼胝体的某一区域体积增大(Horton et al, 2004)。另一些研究者反对催眠敏感性是一种稳定特质的观点,并提出证据证明催眠响应是可以增强的(他们认为如果不采用调整措施,那么催眠响应是稳定的)。但对于催眠响应能被增强的程度目前也存在争议(比如: Benham, 1998;Spanos, 1986)。有关增强催眠易感性的更多信息,请参见调整建议度页面(另可参考Gorassini, 2004)。

催眠敏感性的预测和相关

自从催眠建议性的测量发展以来,研究人员积极寻找其它可以预测个体催眠敏感性的人格特征。如果某些人格特征与催眠敏感性之间出现很强的相关,参与者即使不做冗长的测试(通常量表测试时间超过60分钟),研究和临床也能根据人格特征预测其催眠易感性。在一个典型的相关性研究实验中,研究对象将完成一系列测量人格特征的调查问卷,之后接受催眠建议性的评估(通常是群组评估—相关性研究需要大量的样本,如果单独评估,那需要许多时间和资源)。

下面表明了检验过的相关性结果

可能与催眠敏感性相关的因素 与催眠敏感性无关的因素
专注12, 13 性格五因素模型(外倾性、神经质性、宜人性、责任心、开放性)19
幻想倾向14 解离(量表:DES)20, 21
响应时间(go/no-go任务)15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MMPI) 22
同理心 16
自我导向性(气质与性格量表的一个组成部分)17,18
想象建议性

情境效应

回顾这些研究发现,催眠敏感性的评估与性格特征的评估,二者同期进行。人们发现,这种研究方法夸大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证明了所谓的“情境效应”(释义:在性格特征之后立即进行催眠敏感性测试,前一个测试结果将影响后面的测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即确保研究对象不清楚研究真实目的,将两个测试分期评估(先做性格特征评估,过一段时间后,再做催眠敏感性测试),在这种情况下测试的相关系数通常较小或不显著。

相关性研究的扩展阅读资料:Kirsch & Braffman 25, Barnier & McConkey26, and de Groh28

催眠深度

催眠深度,这个概念常见于临床,目前研究领域对它兴趣平平。临床医生常说患者处于“轻度恍惚状态”或“深度恍惚状态”,这些术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传统催眠敏感性量表(催眠研究的主要工具)测量个体对建议的响应。通常,参与者响应的建议越多,得分越高,且响应通常是可观测的。这种测量隐含的假设是:催眠能力因人而异;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被催眠。这是一种横向上的对比。

催眠深度,在另一方面,表明的是一种纵向上的变化。有些人可能一开始进入轻微的催眠状态,但随后可能选择进入更深的恍惚状态。

事实上,目前并没有发现可靠的、独立的标记来区分不同的催眠深度,当前催眠深度的判断基于参与者的主观报告。脑科学领域试图寻找催眠深度的标记,但迄今为止都没有特别发现。

关于催眠深度的扩展阅读资料:

  • Hypnotic depth scale (Lecron, 1953) Lecron, L. M. (1953). A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depth of hypnosis.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Hypnosis, 1(2), 4-7.
  • Long Stanford Scale (Tart, 1970) Tart, C. T. (1970). Self-report scales of hypnotic dep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18), 105-125.
  • Davis-Husband Scale (Davis & Husband, 1931) Davis, L., Husband, R. (1931). A study of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trait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6, 175-182.
  • Friedlander-Sarbin Scale (1938) Friedlander, J. W., Sarbin, T. R. (1938). The depth of hypnosi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33, 453-475.

 

Home
About & contact
News

Language
English
Francais
Information
What is hypnosis?
Definitions of hypnosis
Types of suggestion
FAQ
Scientific theories of hypnosis
History of hypnosis
Animal hypnosis
Key people in hypnosis
Demand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Neuroscience
Modification of suggestibility
Attention and hypnosis
Pain research
Hypnosis as a research tool
Genes and hypnotizability
Hypnotherapy
What is hypnotherapy?
Is it effective?
Finding a therapist
Depressi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in
PTSD
Smoking
Surgery
Weight loss
Resources
Hypnosis research papers
Suggestibility scales
Scripts
Videos
Forum
Organisations
Journals
Book reviews

© 2007-2019 Dr Matthew Whalley